close
我沒有看到深的論述或新的觀點,但因為演員與導演調度,這是一齣好看的戲。
1.
整齣戲,九十分鐘,就是五個生前對現實世界不滿的靈魂不斷對話。用這些人死後不同的追尋,來表達各種對社會的不滿:
1.
整齣戲,九十分鐘,就是五個生前對現實世界不滿的靈魂不斷對話。用這些人死後不同的追尋,來表達各種對社會的不滿:
天使:在找他苦心經營許久的合作社烏托邦,對勞動、物資共享的理念已趨近信仰,不容他人侵犯。崇尚自然,對工廠、汙染等現代社會日常生活運作的產物與機制感到厭惡。
某人:在找他遺忘的記憶,過往是社會運動場合中的紀錄者(記者),但在紀錄的過程是否其實是助長了想對抗的霸權?迷惘於是靠酒精麻痺自己。
詩人:自殺死後繼續自殺,希望在過程找尋自我意義。年代比較接近我們這代,為了取得發語權,用戲謔詮釋世界。
大小老二:找尋自我的味道,生前幫人清理大體、祝歌送靈,但也因此逐漸淡忘自己是誰、自己的本質。
前三者的控訴都滿直白的,大小老二的部分,我自己的詮釋是,「不斷清洗別人的身體」就像不斷遵循他人的腳步、遵循格式化的價值觀,以至於最後「找不到自己的味道了」,不知道自己的獨立思考去哪裡了。
2.
我不確定這樣的敘述是否精確,但坊間流傳差事劇團的定位就是 左派 兩字。加上過去在寶藏巖看過台北詩人( http://goo.gl/TMzsp4 ),所以進劇場前我大概可以預期會看到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
而進了劇場,的確是如此;但,也僅止於如此。
廣度,我沒有看到「想像以外」的反資本主義論述途徑;深度,每一條支線的陳述都不長,都是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沒研究過的我曾被灌輸過的字句與畫面。
---------------------------------------插題----------------------------------------
或許這要從 看戲的目的 來說。我自己看戲會期待「情感面」與「資訊面」都可以被滿足,前者與藝術呈現手法有關,後者則要看劇本、還有就是呈現手法是否特別、「超出我的想像」。
從這個觀點來看,那其實也會跟我看戲看多久、日常累積的資訊知識經驗,想像力是否雄厚有關了。或許了解得越多、知識越雄厚的人來看戲,樂趣會越少吧。(在我的看戲目的框架下)(但也或許那樣的境界另有,喔你們都看不出來只有我看的出來深層意涵的觀戲趣味吧)
--------------------------------------------------------------------------------------
3.
在劇本找不到的驚喜,卻在演員身上綻放。
特別想說彭子羚。wow......有一段他控訴為什麼世人不接受他的理想烏托邦的獨白,其實是比較朗誦式的,他的表現剛好介在,多一分就顯矯情 的邊界,恰如其分地把對共產近歇斯底里的信仰崇拜再現。
我覺得這是全劇很精華的一段。獨白跟肢體都非常讓人驚艷。
4.
唯一要小抱怨的是(或許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太順暢了,我原本完全沒有要找字幕的意思,大概到了中場以後,我才發現兩側有字幕投影......(可能也跟我坐在第一排中間,直接面對舞台有關,字幕已經在我的視線邊緣了)
5.
第一次去松菸看戲,寬敞版的華山。開演前的關手機叮嚀非常有人味:「請不要開會發亮的物品,因為,看戲就像在一場夢中,有了聲響、光線,夢,就會醒了」。
天,太浪漫的開場白了吧。
--
整體來說滿過癮的,除了劇本無力外都令人滿意甚至驚喜。今明兩天都還有票,想去看厲害演員的人可以衝一下囉↓↓
http://goo.gl/Vb8pUQ
另外,這齣戲屬於《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這個節的選戲目前看來都很精準,尤其是盡挑些有爭議的、政治的、社會的批判戲。很有看頭↓↓
http://goo.gl/9jWwcw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