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巧劇場打著”寶塚”(1)、”胡撇仔”(2)的名號來創作改編歌仔戲經典劇目。既然言明了此劇的風格,觀眾在觀賞時,對於各種型式音樂、風格、化妝和台詞等混搭的演出也不應感到意外。
此劇的風格導演擺明想跳脫出傳統戲劇的框架,也想大量加入新的元素,這並不是個簡單或創新的挑戰,過往許多表演者也做過類似的嘗試,但要混和差異性過大的色彩,最終很有可能自亂陣腳,樣樣不到位,或是做出四不像的作品。導演在創作時,想必做了很大的努力融和這些元素,這齣戲其實細看是有他基本的主體,大量歌舞的背後,傳統戲劇的身段、唱腔,仔細注意都還是可以看到。
劇本的改編選用了經典劇目,故事的劇情發展相對單純,觀眾並不用耗費心力去思考錯縱複雜的關係,反而可以放心地欣賞舞台上繽紛的表演。劇情一開始,國、台、英夾雜的對話,猶如電視鄉土劇的演出讓觀眾很有親近感,與舞台的距離一下子就被拉近不少。每個主要角色的出現都以一首自己的主題曲開場,藉由歌詞和旋律,角色的性格和基本資訊都在一首歌的時間輕易地傳達出來,隨著劇情的發展,角色的情緒變化和互動也都穿插著歌舞的表演,讓這些細膩的情感藉由身體的舞動來表現,可說是成功地運用歌舞劇的精隨,傳統戲劇的身段也夾雜其中,讓傳統的表演增添了更活潑、生動的活力。而在傳統戲劇的成分中,男女主角的深厚底子,即使是極為誇張的服飾也無法獨去風采,一開口厚實的嗓音和豐沛的情感確實擄獲了所有觀眾的注目,無疑是本劇最精彩的其中一部分。
在劇中加入了大量的歌舞,音樂和舞蹈就理所當然變成撐起此劇很重要的梁柱。本劇的音樂設計並無太龐大的製作,簡單的旋律卻讓觀眾一聽就很容易琅琅上口,讓觀眾更容易貼近戲劇本身,而編曲也並未混入太多元素造成干擾,讓演員的歌喉完全展現,成功地扮演綠葉的角色。而舞蹈的部分,與專業舞者的合作無疑讓歌舞的部分更加完整,雖然演員們在身段的表現很精彩,但畢竟一些歌舞的部分還是不若專業的舞者,四位專業的舞者加入,扛起歌舞的部分,細膩的動作絕對是值回票價。劇末,導演安排了各主要角色紛紛上場獨唱,將角色的心境再一次闡述,而這一次更著重於歌聲的呈現,不僅為交代了各個角色,也無疑是許多首的安可曲大會串,滿足觀眾的耳朵。
本劇的氛圍相當輕鬆親民,沒有甚麼年齡的限制,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觀眾,但也不喪失其細膩的部分,不論是傳統劇曲的成分、大量歌舞、富饒趣味的劇情,都有很值得欣賞的地方,是很適合放鬆心情來觀賞的一齣戲。
附註:
- 1. 寶塚歌劇團的前身是由阪急電鐵前會長小林一三於1913年所創立的寶塚歌唱隊,兼有培訓以及表演。1914年改組為少女歌劇團,開始歌劇公演。1939年將培訓以及表演分家並成立寶塚音樂學校。於1940年改稱寶塚歌劇團,現已成為一個大型表演團體。劇團的根據地為兵庫縣寶塚市的寶塚大劇場。同時,在東京都千代田區也有一座寶塚歌劇團擁有的東京寶塚劇場。 寶塚歌劇團的成員全部均為未婚女性,結婚即意味著需要離開劇團。男角亦當然由女性「反串」演出。團員需在寶塚音樂學校經過為期兩年的嚴格訓練和教育。音樂學校學生在修畢課程後便登台演出,之後則被分配到各組。寶塚歌劇團公演內容通常都是由以戲劇為主的音樂劇加上以歌舞為主的秀所組成。不過有時也會出現只演一部時間較長的音樂劇的情形,稱為一本物。(資料來源: Roseman玫瑰俠節目冊及維基百科)
- 2. 臺灣歌仔戲當中的「胡撇仔戲」,起源於日治時期,當時是因皇民化運動而權宜產生改良戲,在音樂、服裝、化妝及舞臺裝置等外在形式上雜採外來風格,但在劇情、角色編派及表演方式等內涵,仍依循著傳統歌仔戲的內在邏輯。戰後,這樣脫離常軌的形式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嶄新的表演風格,在內台時期受到歡迎。如今,胡撇仔戲通俗活潑、平易近人的特質,仍廣受觀眾喜愛,而其寫實的演出方式,也蘊含飽滿的表演能量。(資料來源: Roseman玫瑰俠節目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