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2.20(五)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我以戒慎恐懼的心情,來看這齣戲。
不是因為卡夫卡蛻變的主角變成一隻大蟲,而是因為對傳統戲曲的茫然。唯一一次看傳統戲曲現場演出是在西門町的國軍藝文中心,至於演什麼不記得了,只記得會去看是因為大一國文老師規定,要去看他本人演的戲。大一國文老師是位會唱傳統戲曲的老教授,課程當中常常播放傳統戲曲影片給我們看,很不幸的我似乎沒有對傳統戲曲的悟性,燈光一暗,大家不是玩貪食蛇就是沉沉睡去,偶爾被老師示範的吊嗓子驚醒。
因此,我非常謹慎且少見的在看戲前讀書做功課。星期五看戲,花了星期二和星期三兩個晚上看了卡夫卡的小說,星期四晚上花了點時間沉澱,想像這樣的劇本在舞台上會怎樣呈現。但直到星期五耿一偉老師的演前導聆前,我都不知道這是一齣大量利用多媒體影音效果的京劇獨角戲。
不能否認,對於在國家劇院這個場的多媒體影音獨角戲,我有點陰影.......想起羅伯勒帕吉的安徒生計畫,至今我依然得不到他。
看完這齣戲,想想也沒這麼可怕。
卡夫卡的蛻變故事並不難,簡單來說,就是主角突然有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大蟲,嚇壞家人和其他人,然後最後默默自己掛點的故事。
吳興國的蛻變則將故事分成六幕:夢、醒、門、愛、禁、飛。
我大概可以理解"夢"和"飛"是戲劇結構設計上的始末對應,塑造一種一開始主角仍為人時的夢以及成為蟲時,展翅飛向自由的夢。但這樣結構的安排,並不存在於小說中,110分鐘戲前後這樣安排,似乎有點冗長,特別是最後一幕,雖然吳興國的肢體舞動配合整體畫面很美,對於這段的存在還是感到茫然。
第二幕"醒",即從變蟲開始。這段吳興國以京戲的身段配合身上的蟲殼扮相加上唱曲,我覺得算是滿有亮點的一段,意外的發現京戲的"亮相"動作在演繹蟲身體四肢的移動相當合適。(雖然唱曲的部分我還是睡了一會,老師我對不起你)
前一幕"醒"是在闡述主角對自己從人變蟲心理的狀態,第三幕"門",則是打開房門嚇壞一堆人後的心理狀態。這段主角父母及主角最愛護的妹妹急切敲門,打開門被嚇到的尖叫,老實說有點跳tone。唱曲的用字和平常說話不大一樣,突然切換成正常人說話的用字有點轉不過來。加上這段吳興國將他自己對卡夫卡自身和父親關係的解讀,放入了這幕中,拼貼的劇情有點混亂。但其實這還不是最令人疑惑的一幕。
第三幕"愛"。我不知該怎麼說,但我不大喜歡這樣的安排。
在蛻變書中,主角一開始對於愛護的妹妹願意在他變蟲後,一開始還是願意進房給他東西吃,打掃房間,感到相當感激,看得出來他也希望妹妹不要害怕他的形體,但後來妹妹顯露出對於他的害怕及不耐,讓他下定決心不再成為家人的負擔,默默自己死去的心情轉變,若是能在舞台上呈現會是動人的一段。
在這幕,吳興國把自己扮成的旦角。一開始我以為他要以妹妹的角度看待主角變蟲的事件,但沒想到,他是唱一段女角再唱一段男角,把卡夫卡和女人間的關係拼編進去,加上吳興國從旦角扮相到身段唱曲感覺都超"卡",一整個不合適。我只能說這是我在這齣戲裡疑惑的最高點了。
舞台上在這段也呈現的一顆"蘋果"。書中描述,主角的父親看到主角蟲的形體,瘋狂的用東西丟他,其中一顆蘋果砸中了主角的背,那顆蘋果讓主角受了傷,而卡在蟲殼中的蘋果則隨時間發爛讓主角身體流膿,但過了一段時間又慢慢痊癒。我會把蘋果解讀成這是主角對家人對他感到嫌惡心中的苦痛,一開始受傷極深,但隨時間過去只得看開接受。但在舞台上完全沒有呈現這個主角重點情緒的轉變橋段,我只能說浪費了一顆好蘋果阿~
第五幕的"禁",則在描述主角的瀕死過程。但這段又再度加入了不知是誰和主角的對話,好像是主角抽離自己和蟲體的對話,又像是書中打掃歐巴桑和主角的對話。蟲掛了情緒剛好就結束了,但後面還接著"飛"那幕就顯的多了。
演後座談中,吳興國老師說,當他看到蛻變這本書後,他覺得就是他自己,他就是那個怪物。從小表演,台下就沒幾個觀眾,上了大學,同學笑他怎麼騎摩托車,應該騎馬。我想,吳興國老師會想做傳統戲曲的跨界演出就是想讓大家對於傳統戲曲有更多的認識,並展現更多融合的可能性。但在這樣改編的劇本結構下,吳興國老師也說,沒有他的解說,其實觀眾不大會知道他想表達什麼。
對我而言,這齣戲想說的東西太多,有時候是故事的主軸,有時候是卡夫卡本身和父親的關係,又有時候是卡夫卡和女人間的關係,有時候甚至是傳統戲曲及現代表演方式的矛盾,這樣編排的結構很跳動,情緒也不連接。我想,我應該可以理解耿一偉老師所說的,這齣戲在愛丁堡藝術節演出時引起相當大的爭議的原因,撇開劇本結構不談,多媒體及傳統戲曲音樂的運用,我覺得相當吸引人。只是作為一個觀眾,心中真的有無限的疑惑與矛盾啊!
http://leticiaricky.blogspot.tw/2013/12/blog-post.html#mor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