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途中,歸屬感的存在一直都屬於隱晦,但從不曾主動發聲的渴望。我們都試圖參與群體尋求認同的歸屬,家,這個可大可小的組成,究竟是有形的寄居還是無形的寄託?

 

一個看似圓滿的小家庭,中年上班族華忠與懷胎數月、辭掉工作待產的麗媜,與華忠的母親、麗媜的婆婆鄭老太太,住在一個繳完房貸的小公寓。從客廳天花板上的洞開始崩解,麗媜不停止的比較華忠與樓上公司同事夫妻的財務狀況,好面子的想要不比別人過的差。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華忠,工作表現雖不如住在樓上的同事兼同學,經濟狀況暫可支持一家生計,但溫吞的個性隱藏自信消散的事實。鄭老太太賣掉嘉義的老房子,一部分錢給在越南經商的女兒,一部分給華忠麗媜買台北的房,並上台北和兩夫妻同住。在發現這個房子是海砂屋的那一刻、這個平衡瞬間崩解。

 

也是當年從大陸遷居來台的鄭老太太,丈夫在開放台灣赴大陸探親後,一去不返,娶了大陸老婆後再也沒回台灣,從此華忠的爸爸成為家中禁忌的話題。在台灣生活了一輩子的鄭老太太仍然堅持死後要落葉歸根,回到大陸老家,回大陸探親,丈夫已死,且和大陸老婆葬在一起,自己萬般疼愛的女兒其實不想照顧自己,丟給兒子和媳婦,傷心痛哭。

 

麗媜一直對於擁有房子的家引以為傲,在發現這是海砂屋且即將面臨拆除的命運後,瞬間崩潰,她說"我,只是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華忠發現樓上同事盜用公款,一時心軟掩蓋事實,沒想到同事賺錢後拋下台灣的工作帶著老婆前往大陸,留下可能面對刑責的華忠,而在鄭老太太意外摔倒過世後,老實的華忠在經濟壓力下,也做出不法盜用公款的舉動,要帶著麗媜到大陸,也帶鄭老太太的骨灰落葉歸根。

 

這並不是一齣讓人看了會很舒服的戲,它很沉痛、直搗黃龍、這就是人生的現實。

 

家的存在,到底是因為人的情感支持還是一個具象的殼?

 

 

在另一齣2014兩岸小劇場戲劇節"台北詩人"中,不斷提到的是"那不是家,那只是一個住的地方",主角走不出父母跑路的陰影,即便有家的軀殼,仍不認為那是心中的歸屬。而在寄居裡,也展現相同的掙扎,鄭老太太不認為生活一輩子的台灣是個家,以我的解讀,鄭老太太的家在丈夫拋下她的那一刻就不存在了;反觀麗媜,視擁有房子為擁有一個家,真正像寄居蟹一般,得抓住些什麼覆蓋,並不時得要比較其他人身上背的殼是否更好,汲汲營營的追求,到最後,還是得拋下一切,和華忠另尋其他的殼。

 

在寄居中,在物質與情感的拉扯,拉出了歸屬感的渴求,答案呼之欲出,"你在,家在"。家人的情感,才是所有寄居者的殼。

 

在百老匯音樂劇Catch Me If You Can中,FrankBrenda唱的那首"Seven Wonders"就是最浪漫也最實在的說法

"Yes, now I know that home is where you a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藝文票券折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