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並非傳統戲曲的固定觀眾,接觸不深,但對新編戲頗感興趣,之前看過幾齣新編戲(國光劇團的<百年戲樓>、<孟小冬>、<水袖與胭脂>、<探春>,以及秀琴歌劇團的<安平追想曲>),這次的 <梅山春>,是第一次看豫劇的新編戲,覺得比起京劇,唸白及唱詞都更白話了許多。

 

甫一坐定,等待開場的布幕是一整面侍女圖,撥彈著古音雅樂,齊聲唱和,有種寧靜感(雖然看到最後仍不太懂這布幕所繪與本劇的關聯)。

 

謂之「常民豫劇」,背景是清末民初的嘉義縣梅山鄉,以含笑、秋月及阿惜三位女子的個人身世遭遇,帶出大時代下女性的生命景況。是將王瓊玲的2篇取材自真人實事的短篇小說,融合後重新剪裁為劇本。

 

隨著故事情節推演,角色的掙扎十分動人,當被逼得走投無路的含笑對情郎天助悲泣「這輩子,含笑沒有一樣東西是自己的,只有你和肚子裡的孩子」時,我的心都揪在一起了;而阿惜這樣命運多舛的女子,一生中不斷面臨「失去」,在王海玲的詮釋下,充分傳達了內心的衝突,更突顯了放下的可貴。當然幾位台柱們的唱功是不容質疑的,不論是清脆嘹亮或是渾厚飽滿,都各有千秋。而戲中配角們既離了戰場改當農夫,武戲也不再是刀光劍影,取而代之的是鋤頭斧頭,也是挺有意思。

 

 

較可惜的一點是,在呈現的手法上令人有點摸不著頭緒。以串場影片來描寫戲中戲立意良好,以影片呈現人物特寫也增加了畫面的豐富度,但是有幾支影片所描述的情節,或是暗幕後旁白對話的內容,再由下一場演員口中說出來,彷彿同樣劇情講了兩遍,形成斷裂的觀戲體驗。

 

宣傳文案寫到,豫劇+歌仔戲+電影科技+本土小說+臺灣民謠跨界,要把這些多「跨界」處理好,肯定不是容易的事。大量運用的多媒體投影、燈光等跨界元素,固然營造出有別於傳統戲曲寫意的寫實場景,但略顯太過了些,投影影像用色灰暗且物件複雜,以致整體看來有些凌亂。尤其幾個不同的家屋場景投影(家門口、神桌、祖先牌位等等),其實如果只有房屋骨架,單靠燈光及演員舉手投足,即能「想像」家屋存在的畫面。舞台劇可貴之處即在於給觀眾的想像空間,而傳統戲曲尤甚,一桌二椅方圓即是天下。看來對於傳統戲曲程式化非寫實表演與寫實投影兩者之間的融合,本劇還有進步的空間。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 寫手扶植計畫提供
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藝文票券折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