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檔戲前,臺灣爆發了318太陽花學運,一直到當天我都猶豫著究竟要看戲還是到立法院,只不過演員陳祈伶的Facebook發表了一篇觀眾心得的簡述與回應,說這齣戲讓人與時事產生了共鳴,於是前往。

《阿卡曼儂》不長,75分鐘,你連一集鄉土劇都看不完,但它融入了深深的復仇。
故事以特洛伊木馬屠城為背景,說明阿卡曼儂出征前的作為與勝利後的結局。
這位希臘國王,在征討特洛伊時遇上暴風雨,於是以長女獻祭,此舉引起王后不滿,愛女心切的母親因而設下陰謀,在國王凱旋而歸之際,將之刺殺。

故事以一個場景貫穿,利用演員的台詞轉換場景,十分流暢。
另外,同黨劇團以面具著稱,演員的情緒只能利用聲音與肢體表達,他們精湛的演出不斷讓我驚艷,尤其是預言家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的每一聲尖叫甚至令我驚心動魄不寒而慄。
音樂則配合的恰到好處,時而激昂時而人聲低訴,也很容易讓觀眾入戲。
但最讓我喜歡的,是他們以東方(日本)的服裝詮釋西方故事,很有意思。

然而也有小小的缺憾。如燈光很美,但若是能在王后克萊德敘述烽火傳遞的景象時,以紅光輪流打在周圍的布幕上,將更有畫面感。台詞倒是不錯,卻有時白話、有時文言、有時詩意,難免有些不協調,我想這是改編西方史詩劇本或將文學轉為戲劇時應留心的小細節。

國王的一意孤行最終造成了背叛,帶來自我的毀滅,歌者批判王后的作為,但若沒有當年的自私,又怎麼會有如今的反抗?怎麼會重蹈家族中的自相殘殺?
王后說:「讓希臘戰士英年早逝的不是海倫,而是阿卡曼儂的執意出征。」
我走出劇場,看著社會,似乎也是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藝文票券折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