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當代傳奇劇場第一次改編西方名著:創團作品《慾望城國》發想自莎翁的《馬克白》,頗受好評的吳興國第一齣獨腳戲《李爾在此》則來自《李爾王》等。錯過了幾檔演出,自然對此次的《蛻變》抱有期待。然而,進了國家劇院,擺了大的舞台、炫麗的投影,我卻無法從故事裡找到一點共鳴與感動。那,將焦點轉而專注在作品的「美」吧!無奈,浮誇又跳tone的投影,看得我是頭暈目眩又難過。至於跟故事的連結,很抱歉,我一丁點兒都找不著。

卡夫卡的《變形記》,男主角葛里戈原是一名勤奮工作的好青年,一覺醒來卻成了有著硬胄肚子與背殼的大甲蟲。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他,起初還很擔心會影響工作,進而影響家人。越到後來,隨著家人從不離不棄到忽略厭惡,葛里戈的心理狀態逐漸瓦解,真成了自暴自棄又混吃等死的蟲子,終是在房間病倒死去。

此次的《蛻變》分成六個場景:夢、醒、門、愛、禁、飛。除了《飛》應該是吳興國自己對《變形記》的註解外,其餘大抵跟著原著的時間線走。舞台深處的投影會根據段落而出現相對應的內容,如夢中虛晃神遊的山水墨畫、外頭急切敲門的聲響、放大演員著妝化旦的樣貌等。對我這樣一個跟戲曲接觸甚淺的觀眾來說,戲曲的美在於它可以很簡單的從演員的身段、唱腔與動作,表現出一切該說的內容,也因此常見的戲曲舞台就是乾淨的一桌二椅。《蛻變》所使用的大量的投影,有許多都是非必要的干擾,甚至改用聲響與燈光便可做出相同的效果。再者,過於繁複的投影內容,吃掉了演員本身的演出,讓觀眾的眼睛無所適從,使演出的重點模糊不清。更別說那幾乎是從另一個時空來的蘋果投影了,明明就是讓葛里戈轉性腐敗的禁忌之物,卻莫名出現了滾動的蘋果海。非但一點關鍵性都沒有,還讓人想起蘋果日報在台開報時,找來女藝人拍攝的蘋果海拉幅廣告。

多媒體投影如同建醮拜拜般的廉價與大而無當,已然讓人疲憊,幾段演出的呈現更是令人費解。《蛻變》特地將葛里戈的妹妹拉出一個篇幅來講,這個腳色的態度轉變是左右葛里戈人性存滅的重要因素!雖說轉了行當就幾乎換了性命,沒多少人能轉得好,但看著吳興國老師扮旦角實是令我痛苦難堪。這第四場的《愛》,即便唱著的牡丹亭本就虛弱無力,但當演員不管是走路、轉圈、轉扇、轉手都滿溢尷尬不自在,演出就不會是好看的。究竟是為什麼要這樣折騰自己折磨觀眾呢?再提第六場的《飛》。前兩段說到這應是對原著的註解,同時也是吳興國本身對京劇新舊與轉變上的投射。不過,當作品走線至此,觀眾的看戲精力已然在前90分鐘被強暴殆盡,這最後一場的《飛》,只能說是回天乏術的垂死掙扎。要羽化升天也好、要自在飛舞也罷,趕快放我出劇場才比較實在!

雖然這110分鐘的《蛻變》令人皺眉,但還是感念於當代傳奇願意在傳統戲曲上做不同的嘗試。就如同第五場的《禁》一樣,表面上是葛里戈僅存的人性在與卡夫卡對話,但實質上卻是吳興國反思這一路走來、跌宕起伏的京劇路。要繼續活下去、要繼續走下去,即使變形成沒人認出來的模樣,還是得保留著一絲底蘊的人性/初衷。

我很不喜歡《蛻變》,但謝幕時看著林秀偉老師激動的起立鼓掌叫好,給相知相守的人生與戲劇伴侶最大的肯定,反而給了我另一種感動:《變形記》裡的葛里戈家人背棄了變形後的葛里戈,《蛻變》裡的吳興國卻有著這樣一個強力的精神支柱在撐著呢!

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3.html

時間:2013.12.21 7:30PM
名稱:當代傳奇劇場 蛻變
地點:國家戲劇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藝文票券折扣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